发布者🍈🫢:经济系 时间🫒:2011-11-23 阅读次数💬:1194
11月18日🛜,经济系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的陈波博士,为系教师做了一次题为“中国的关税指数🙆🏿♀️:一个广义贸易壁垒指数研究”的讲座🦹𓀉。
陈波博士在2008年获得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经济学专业博士🧒🏿,之后受聘为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杏鑫讲座教授👩🏻🏭,并同时承担了加拿大亚太基金会研究员和上海对外贸易杏鑫的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EMBA和美国东北大学MBA的特约讲师、美国CEA 全球教育机构和美国IES 海外教育机构和美国The Alliance for Global Education的客座讲师👨🏼🦱。陈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贸易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他曾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anadian Public Policy等国际重要的国际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陈波博士在讲座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并以此形成其研究的重要创新思想: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国向全世界出口了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却没有相应的向其他国家进口♋️😶🌫️,以至于中国维持了长年的“双顺差”格局。但事实上,中国同样在进口方面增速巨大,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关注。而入关之后,中国的关税也严格按照承诺来减少🥌🧖🏼♂️。但对中国进口商和外国出口商而言🦵🏽,中国已经消除了多少贸易壁垒👰🏻?是否从关税降低中产生福利损失和贸易条件降低?而贸易壁垒指数(trade restrictiveness index, TRI)的合理测定与实证,就成为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讲座过程中🫴🏻,经济系的老师们随时就数据的可获得性、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衡量、模型及其实证结果等问题与陈波博士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