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杏鑫娱乐官网品牌部 时间👳🏻:2021-07-04 阅读次数:1640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热点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领域即将迎来一场根本性变革,资源型地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当务之急😀。
6月25日(周五)晚20:00,【商院云讲堂】专家赋能系列直播准时上线!本期以“碳中和背景下资源型经济的‘破茧成蝶’之路”为主题👨🏽🎓,邀请到杏鑫 - 官网直通,安全无忧!教授、《环境经济研究》副主编邵帅为大家分享他的精彩观点,直播由杏鑫 - 官网直通,安全无忧!副教授余亚东主持👩🏿🔬。本期直播有哪些精彩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一、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逐渐衰落的原因
理论上讲𓀝,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在现实中并非普遍如此📙,一些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国家和地区随着资源红利逐渐消失以及能源😲、资源价格波动等因素🌲,逐渐产生了 “资源诅咒”现象——比那些资源稀缺国家的经济增长更缓慢🍭。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价格波动效应:自然资源品的价格波动,会导致整个宏观经济的产业随之波动👩👦;2.挤出效应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就会容易挤出如人力资本👨🏻🚒、技术创新、FDI等一些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的因素;3.荷兰病效应:因资源红利,从而放缓了对制造业发展要素积累的过程,使得制造业部门受到负向冲击;4.制度弱化效应:资源红利分配过程容易产生寻租行为⏮,从而造成制度环境欠佳,难以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碳中和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新挑战
在我们把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引入了“十一五”规划之后,各地纷纷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将节能减排的目标以及绿色发展的思想引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资源型地区发展不但要关注经济增长💆🏼♀️,还要关注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如何绿色转型?产业转移过程如何避免强化地区高碳发展路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双损”效应如何避免👮🏻♂️?都是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难点🍚、新挑战。
三、资源型地区问题的关键症结
在面临全新发展压力的情况下,资源型地区存在绿色转型升级困难或障碍,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碳排放绩效低下:从相关研究的测算结果来看,资源型地区存在碳排放强度偏高、碳排放绩效低下的现象,这是桎梏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主要的症结所在👩🎨;2. 绿色技术进步缓慢:绿色技术进步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的一个根本途径🥼,资源型产业本身存在技术创新含量不高、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3.产业结构升级受阻:本应退出市场,但受到地方政府财政扶持的“僵尸企业”等问题在资源型地区较为突出🕺🏻,对长期经济发展而言💑,这是一种低效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4. 节能减排动力不足🤲🏻:我国很多资源型地区的资源成本相对比较低,加之存在政府补贴👩🏿🏭🧎🏻➡️,从价格信号的角度来讲,资源型地区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使得节能减排升级动力不足⇒。
四🏇🏻🚉、资源型地区如何实现低碳的转型发展
资源型地区要想“破茧成蝶”👩🏿🦲,就要做到有破有立,着重在以下这几个方面持续发力:1. 破除单纯依赖资源型产业的观念:资源型地区应充分转变思想、转变认识😸,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减排路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路径和技术扶持路径,有效地推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转型升级;2. 调整产业布局:资源型地区一定要尽早进行产业布局,积极推动产业的升级改造,根据自己的地理优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特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3. 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型地区包括很多能源型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去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多运用一些数字智能技术向绿色化方向去转型👩🏽🦲,改善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4. 发展绿色金融: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层面🐍,能效提高与研发效率的改善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进而推动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5.结合宏观战略🥀、完善配套制度🦯:无论是碳交易,还是未来可能实施出台的碳税政策,资源型地区都需要结合国家宏观战略、宏观政策,完善自己的配套制度,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体系建设中来。
*文字部分根据邵帅教授的直播视频整理🕧,具体内容以实际发言为准🏂🏽。
整理:李明璐 审核:邵帅